同仁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推动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顶层设计,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大好时机。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集团”)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贯彻新发展理念,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持续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新发展格局。 奋力开创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同仁堂集团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新需求,推动工作重心向“守护人民健康”全面拓展,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开辟新发展天地。 同仁堂集团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迈向高质量发展“三步走”战略,并确定了新时代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愿景、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使命和战略方针,提出了实施“第一步”战略的“3561工程”建设重点任务。在战略布局上,积极构建以工业制药为核心、以商业零售、健康养生、医疗养老、国际药业为支撑的“制药+”大健康产业格局,构建了集种植(养殖)、制造、销售、医疗、康养、研发于一体的“制药+”大健康产业链条,具备了医药养结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高端化、全程化的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能力。 聚焦企业转型发展,努力筑牢“党建、质量和诚信”三大基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组建同仁堂医养集团,将业务范围向医药养结合拓展,推出“粹和康养”同仁堂健康养老品牌;布局互联网医疗,启动“互联网+中医”诊疗业务,实施电子商务“1+4”工程,打造“数字同仁堂”;推进零售药店“连锁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智慧药房”,升级同仁堂服务;推出“知嘛健康”新零售品牌,推进品牌“时尚化”建设,打造网红打卡地,让老字号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推动营销改革,搭建以“医疗健康产品服务”保障能力为核心的数智化分发新零售平台。实施大品种战略,从原料种植养殖到市场营销,进行全产业链资源优先配置,集中优势打造具有市场高认知度、记忆度的同仁堂拳头产品,开展服务终端“进社区、进单位”健康服务活动,举办“同仁堂健康大讲堂”,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全心全意服务百姓健康。 以实现产品“零缺陷”为根本追求,成立同仁堂集团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品种委员会,加强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健全以诚信文化为基石,基于企业价值观的诚信合规管理体系,从组织领导、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任务目标,将诚信合规要求融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让诚信合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同仁堂人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从思想源头筑牢具有同仁堂特色的质量基石、诚信基石。加强对种植养殖基地发展的统一规划,通过自建基地、合作、定向采购等模式,加快规范化、规模化道地药材种养殖基地建设步伐;成立北京同仁堂质量溯源数据中心,逐步建立“从种子到杯子”“从田间到车间”的全流程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的中药材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原料优质安全,从生产源头加强质量管控。制定同仁堂集团中药炮制传承工作指导意见和中药炮制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生产经营与非遗保护相结合,加强传统中药材炮制基地建设,加强首席技师工作室建设,梳理传承同仁堂炮制大师工作经验,培养专业人才。 堂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业务遍及五大洲,拥有7个二级集团、10项省区市级非遗项目、43个现代化生产基地、700多家医疗服务终端、2200多家零售终端、2800余种产品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医药产业集团。获得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行业领军企业称号,同仁堂商标获得了“中国商标金奖-商标运用奖”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特别奖”。在《互联网周刊》和eNet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医药企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上,“同仁堂”品牌名列榜首。2020、2021年连续位居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榜首。2022年,同仁堂股票入选上证180指数、明晟中国指数、富时全球股票指数。 创新突破 科研创新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研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进入新时代,同仁堂集团坚持以科研创新为第一动力,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健康产业集团。 加强研发顶层设计,成立同仁堂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同仁堂集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打造产、学、研、销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同仁堂研究院、同仁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围绕名优品种培育、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已完成各类新产品开发1348个,取得新药证书、生产批件共11个,获得保健食品证书101个。2016年,抗抑郁药“巴戟天寡糖胶囊”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百合更年安颗粒获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证书。2017年,《中药生产过程控制可靠性工程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年,《特色海洋食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愈风宁心片作为OTC类药品获欧盟上市许可,成为第一家在欧盟地区获得植物药上市许可的国有药企。 加大对经典名方、名药二次科研和临床应用研究。2021年以来,西黄丸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同仁乌鸡白凤丸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同仁牛黄清心丸治疗缺血性眩晕的药效学研究、人参再造丸治疗脑缺血的药效学研究等均取得新进展。联合医疗机构开展的同仁大活络丸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成果已在专业期刊《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发表。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的“益肾强身丸、防衰益寿丸抗衰老作用研究”成果——《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防衰益寿丸抗衰老作用及实验验证》在中文核心期刊《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网络杂志首发。 加大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智能智造提质增效。同仁堂股份在传统大蜜丸制作工艺中应用了智能化关联技术,实现了合坨、制丸、扣壳、蘸蜡、外包等联线数据采集、储存及追溯项目,大蜜丸日班次产量提高30%以上,且生产过程中混批、混品种的风险降为零。其自主研发的逐丸检重设备,实现了在线高速检测、踢废、自动校验、数据分析等功能,做到每丸必检,存异必踢,有效解决了中药丸剂生产过程中无法对药丸逐一称重等问题,杜绝了中药丸剂重差问题。其大兴分厂开发的同仁牛黄清心丸装盒生产线,通过高位输送技术实现立体化作业,提高空间使用效率;通过机器人技术应用,实现高可靠性;通过定制开发专用装盒机,实现高稳定性。其中的丸药下料机,还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与之前的手工包装线相比,用工数量降低了四分之三。同仁堂科技唐山公司液体制剂项目引进了国内首条口服液全自动化生产线,运输拆盒、洗瓶烘干、灌装药剂、灭菌包装、装箱赋码、成品自动入库等全过程,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同仁堂国药推出内嵌防伪芯片的同仁堂牌灵芝乐活胶囊,消费者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最快0.1秒就能知道该产品真伪,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它从“出生”到“面世”的全过程。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水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进行厂房与产品设计的同仁堂健康药业大兴工厂实现了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物质排放,取得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等管理体系认证,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多措并举 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中医药为增进世界民众健康福祉做出了贡献,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医药正在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智慧。 同仁堂产品20世纪50年代就通过贸易商销售境外,1992年同仁堂集团在香港开设第一家境外门店,百年老字号迈出了以香港为桥头堡打开世界之窗的国际化步伐,目前已在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养生中心和文化中心150个,为境外约5000万人提供同仁堂中医药诊疗服务,让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群,在辨证施治中体验到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将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医针灸、把脉、推拿等疗法推广到世界各地,让数以亿计的境外人士了解了中医药、认识了同仁堂,还在香港建立了第一个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集团生产线通过了中国香港、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的GMP认证、清真哈拉认证和以色列洁净认证。2019年,愈风宁心片通过欧盟上市许可,使同仁堂成为国有药企中第一家在欧盟地区获得植物药上市许可的企业。同年,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2021年10月13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传统医药国际化”全球企业排名,同仁堂排名境内第一。 中医药“走出去”,标准要先行。近年来,同仁堂集团就建立符合国际标准,且拥有中药自身特色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进行了系列探索。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研究项目,利用现代化分析技术,完成了安宫牛黄丸标准化建设研究,并通过在香港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了安宫牛黄丸治疗中风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开展同仁堂牌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抗雾霾等研究,为扩大其适应症范围提供依据。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旧金山分校,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联合开展中医药安全性和作用机理研究,为传统中药产品更多地进入西方主流市场积累数据。企业还取得了多项被国际医药行业认可的研究成果,为同仁堂产品走向世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医药和西医药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让中医药服务世界人民健康,也需要文化同行。同仁堂集团在境外的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养生中心、医疗中心、文化中心,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每个门店都设有中医药特色文化展示区,人们来到同仁堂不仅可以体验中式健康服务,还能学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养生方法。同仁堂境外机构会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义诊等,向每一个有健康需求的地方推广中医药文化。同仁堂集团在美国洛杉矶医学中心和圣马力诺孔子学院建立了博物馆,当地人随时可以到那里了解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不忘初心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是同仁堂创立的初心,“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是患者对同仁堂的盛赞,“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是全体同仁堂人的美好愿望。新时代,同仁堂集团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初心,擦亮金字招牌。 在脱贫攻坚“一对一”帮扶中,同仁堂商业和同仁堂国药共同把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卧龙村“领上”脱低致富新道路:对黄花塌生态园观光道路进行了路面硬化,被老百姓称为“同仁堂路”;依托技术优势,为村里打造“卧龙村中草药养生驿站”;投资200万元,助力建设高端民宿项目。同仁堂科技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新林镇开出草原上的“脱贫药方”:在当地定向采购500万元的中药材,为贫困户每人至少增加了1500元的收入;采用“当地政府组织农户种植+同仁堂按需高于市场价收购+种植技术帮扶+销售渠道拓展”的帮扶模式,助力新林镇打造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使当地中草药种植面积由最初的5000亩增加到近20000亩,产业初具规模。同仁堂股份、同仁堂健康为贫困地区百姓送健康。同仁堂股份为河北省张家口市捐赠偏瘫复原丸、牛黄清胃丸、通宣理肺丸等药品,以缓解贫困县药品短缺问题;同仁堂健康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举办多场义诊活动,以缓解当地百姓“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同仁堂集团按照“防、抗、控、养”四位一体思路,筛选出80个疫情用药和9个提升免疫力的保健产品推向市场。工业板块开足马力加大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苏合香丸、板蓝根颗粒、防风通圣丸、藿香正气水等药品生产,并启动唤醒睡眠品种“时疫清瘟丸”,确保产品供应。商业流通板块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产品及物资供应。医疗服务板块全力为市民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全系统累计向境内外捐赠了价值近4000万元的抗击新冠肺炎产品和物资。文/同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