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下的自我药疗

调研与思考





编者按: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制定了《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建议》,提出OTC市场规模增长、新产品数量增加、市场集中度提升、国际品牌培育等四大目标和建设OTC单独上市审评体系、上市后评价体系、品牌建设体系、合理使用指导体系等四大体系。为此,协会举办“我为OTC行业十四五规划献计策”征文活动,欢迎行业同仁对我国OTC行业“十四五”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共同推动OTC行业的发展。感谢社会各界关注指导。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受人口老龄化、疾病年轻化、生活方式品质化以及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升级和增长,面对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之间的矛盾,国家先后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近五年,中国OTC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9%,高于全球2.6%的增长水平,具有较强的增长空间。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OTC品规共有5971个,其中中成药占比达到78%,大力发展中成药的OTC规模,进一步提高OTC的市场份额,是我国OTC发展的机会。

现就目前国内OTC现状及特点,提出几点建议和想法。

一、借鉴国外OTC上市审评审批,提高上市效率

中国OTC市场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成熟完备OTC上市审评体系、处方药与OTC转换、OTC上市评价体系结合中国OTC市场特征,针对中成药占比高的特点,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

二、中成药OTC质量标准的等级化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基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如何围绕这个核心,确保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并有品质保障的非处方药品?关键点在于加强制订完善药物质量标准等级化,提高药品品质,分级管理,保障临床等效性。我们知道同一有效成分有食品级、药用级、医用级、医疗级的划分不同等级成本、疗效、功能主治会存在不同。作为OTC品规主力军的中成药,主要成份中药材按加工净度和方法、采收时间、生长周期、产地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与药材的药性和药效密切相关如何把化药和中药材原料的质量标准等级体现在非处方药从而更直观地体现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比如:常用的清热解毒非处方中,大部分会有连翘这一味中药。而连翘按采收时间前后不同,又可以分为青翘和黄翘,二者虽然药性相同,但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是存在差异的。青翘的抗炎作用要优于黄翘,同时青翘抑制红肿和分泌物的作用起效比黄翘快。针对这些细微差异,药品生产厂家结合药品的定位差异,在药材选择和成份介绍上做更深入地探究,做到保障提升药品品质和形成差异化的同时,还能促使消费者抛开价格因素,选择更适合自己病症的药品,进行更有效地预防及治疗。而站在国家对于药品的安全风险管理层面,有了细致的药物质量标准等级划分作为依据,也有利于推进非处方药上市审批体系改革为加快新药上市和商业化步伐提供有力支撑。

三、提升OTC在自我药疗中的作用

除了非处方药本身高质量供给体系的保障,消费者拥有正确的自我药疗理念也同样重要。现如今,民众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自主诊疗意愿增加,但与之对应的是很多早期疾病患者对自身病况认知度不高,求诊率低,用药不对症的矛盾如何面对众多的、分散的、不具备充足医药知识的消费者,教会他们自我判断疾病,根据病症合理用药?

1 药品生产厂家和零售药店应该共同携手,承担起共建共享自我药疗指导体系社会责任。一方面,零售药店充分发挥厂家与消费者间的桥梁作用借助门店数量庞大、覆盖区域广接近消费者、服务对象全的优势,通过与厂家联动,开展线下培训讲座、线上知识普及、药师指导、健康管理等方式,将更科学、安全的保健知识、疾病预防知识、治疗知识传递给人民群众,加强民众自我药疗和自我保健的认知实践水平

2 另一方面,倡导厂家患者为中心,站在患者选药、购药的角度,通过细化药品包装标识和说明书,降低患者自我药疗的难度。比如:在药品外包装上注明禁忌症,有较为明显的慢病患者忌用标识;在说明书上注明联合用药配伍禁忌注明病症判断或是直白易懂的功效主治。这样直接展示在外包装上,患者在购药过程中,能结合自身状况更严谨、快捷地筛选到合适的药品,从而提高自我药疗的质量

四、推进OTC药品适应症创新

我国中医药博大精深,药食同源说的就是有些中药材不能有治疗的功效,还可以预防未病“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中医药将作为重点发展目标并出台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加强开展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有效成分或组分等的中药新药研发”。将“老药新效”作为切入点,在现有基础上深化对中成药药性及药效的研究,探究更多适应症和预防功效,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预防和治愈可能

比如,非处方药中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常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各种疾病。在提及六味地黄丸时,消费者的认知更多的是调理男性肾虚的药品,却不知其功效与作用更加广泛。通过临床观察,六味地黄丸可以辅助治疗如糖尿病、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食管癌癌前病变)、顽固性失眠、更年期综合征、慢性鼻炎、牙周脓肿、复发性口疮、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等等。这些新功效的挖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学术研究、临床等资源依靠厂家是很难落地的。这时候需要国家组织建设研究院所、专家团队中药材中成药或中药名方的预防和治疗功效进行拓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产业上下游共享,实现产学结合,全面疏通厂家,药店,消费者三大群体对药品功效的知识盲区,坚持“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的理念,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当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 “十四五”时期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建议》提出 OTC 市场规模增长、新产品数量增加、市场集中度提升、国际品牌培育四大目标和建设 OTC 单独上市审评体系、上市后评价体系、品牌建设体系、合理使用指导体系四大体系,不仅为行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出了方向和路径,更是聚焦人民群众在医食安健康领域的更高层次需求,积极投身健康中国的建设中





来源 | 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

【声明】尊重版权,转发请注明作者、来源,并写明转载于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公众号:CNMA_ORG


分享到: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2层214室(100080) 电话(总机):010-82050626   传真:010-82059450

电子邮箱:csmi@selfmed.cn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黑窑厂西里10号楼西侧四层(100052)  电话:010-63522554  传真:010-63511170

电子邮箱:cnma66@126.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京ICP备05067604号-1 主办单位: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5067604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