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健康诉求叠加消费升级,品类扩增拓展市场潜能——关于非处方药品类调整扩增的建议

调研与思考




写在前面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自2000年起实施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与相关行业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与零售终端渠道均取得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和人们就医、健康观念的转变,非处方药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另据研究资料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并由疾病驱动转变为健康驱动,对自我药疗、“治未病”、保健养生的消费需求增长明显,健康保健品及药品消费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与消费升级等趋势。

目前医药零售行业现有品类分类方式导致相关产品分散陈列,不便于消费者寻找比较,缺少从功能维度的细分品类,无法满足消费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对非处方药品类进行调整扩增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行业、供给、需求,非处方药品类扩增“一箭三雕”‍










从行业端,品类扩增可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空间


近五年中国零售药店非处方药销售数据显示,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售规模同比下降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增长,其中2021年销售额达到1665.9亿元,同比增长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图表:2017-2021年中国零售药店渠道非处方药销售规模增长统计

数据来源:中康开思

根据《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建议》建议,“十四五期间中国OTC市场规模将增长到 3500 亿人民币以上,……五年内力争推出 OTC 新产品(含处方药转换品种、新适应症、新口味及新剂型)1000个。”鼓励医药企业以“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为导向进行OTC研发和创新”。因此急需通过拓展新品类,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从供给端,品类扩增可为制药企业研发创新和零售渠道销售服务提供指导


从零售药店渠道非处方药不同品类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感冒用药/清热类、滋补保健品类、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及胃肠道疾病用药四个品类销售规模最大,品类份额远超其他品类;但从2021年各品类同比增速来看,部分品类(如滋补保健类、神经系统/补肾安神助眠类等)同比增速较低,品类发展瓶颈凸显。


图表:全国零售药店非处方药产品品类发展格局

注:(1)气泡大小:各品类2021年在零售药店销售额;
(2)销售额同比增速:2021年vs. 2020年;
数据来源:中康开思

品类规模及增速是指导制药企业产品研发创新的基本方向,也同时为终端销售渠道在重点品类培育方面提供参考。由于当前非处方药品类划分方式已多年没有调整,部分产品由于归属品类难以准确对应消费需求,导致制药企业在研发产品时难以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方向选择,并且在消费者自我购药选择时易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因此根据市场新兴消费需求调整扩增品类,可以为制药企业研发创新和渠道销售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从需求端,品类扩增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时,一般会“用品类来思考,用品牌来表达”;在购买非处方药时,消费者也会根据其症状来购买相对应的药品品类。但随着消费者年轻化、健康关注度提升以及“防未病”等理念的发展,导致目前消费者在购买处方药时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等趋势,比如“抗衰养生”与“静神助眠”等需求日益凸显;因此非处方药行业也需要通过设置相应品类,以更好的满足消费健康需求。

结合消费者当前需求情况,建议优先扩增“抗衰”与“静神”两个品类,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在“抗衰老”与“静神助眠”方面的需求,提升消费者健康生活品质。







抗衰品类,支持早衰/初老群体活力自信人生‍





人口老龄化加剧,消费者对抗衰需求关注度提升

2020年中国抗衰老口服保健品及药品市场规模约205亿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490亿元;其中NMN成分保健品2020年市场规模达51.1亿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4.87%,预计到2023年将会以近70.25%的增速攀升至270亿元,行业发展速度较快;根据相关资料估计,其他抗衰老口服保健品及药品2020年市场规模约154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2023年将达到221亿元;


图表:2019-2023年中国抗衰老口服保健品及药品市场规模增长统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艾瑞咨询《NMN品类发展白皮书》

当前中国抗衰老市场面临以下发展机会:(1)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民众健康医疗服务消费需求占比提升;(2)人口老龄化加剧。202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9亿,老龄化加速推动医疗健康及抗衰老市场增长;(3)健康观念转变。自新冠疫情以来,消费者更加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医疗健康消费支出意愿增加,而抗衰老更是消费者对自身生活水平质量的追求;(4)政策支持相关行业发展。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保健品及医疗行业发展与创新。


抗衰品类扩增建议




消费者研究显示,目前消费者主要通过护肤/养生/健身等“生活方式抗衰”与“口服类抗衰产品”解决抗衰需求;其中,在口服类抗衰产品中,建议将“滋补保健品”与“补肾药品”的部分产品纳入抗衰品类,既可以明确应对消费者抗衰需求,另外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抗衰行业相关企业和终端渠道发展。


图表:消费者抗衰老需求主要解决方案
数据来源:2022年3月《抗衰老需求人群定性调研》,线下深度访谈(N=84)‍




静神品类,助力失眠/焦虑人群点亮美好生活‍




多重因素影响下,失眠焦虑群体规模增大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约有3亿国人存在睡眠障碍,2021年睡眠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万亿规模。睡眠障碍人群专项调研报告显示,除改善睡眠需求外,消费者对提升脑力、体力、缓解负面情绪等需求同样旺盛。


图表:多种生活工作因素导致睡眠问题



数据来源:2022年3月《助眠类产品需求及购买行为研究报告》,线上定量调研(N=1000)

图表:睡眠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消极影响

数据来源:2022年3月《助眠类产品需求及购买行为研究报告》,线上定量调研(N=1000)



静神品类扩增建议





统计数据显示,睡眠障碍人群在医药零售终端购买的产品分布于多个品类,其中包括补益安神助眠类、神经系统用药、脑功能改善药等OTC品类,以及激素、酸枣仁草药制剂等保健品类。


图表:2017-2021年睡眠障碍人群主要消费OTC品类(单位:百万元)

数据来源:中康开思

睡眠障碍人群需求多样,从心理到生理、从精神到形体、从局部到全身,这些需求都可以用中医“静神”的概念来涵盖。因此为了更好的方便患者购药,建议以中医静神文化为理论依据,重新梳理与助眠相关的OTC产品及保健品,设置静神大品类及以功能维度划分的品类细分,如静神助眠、静神解郁、静神补脑与静神除烦等。

图表:静神品类及细分品类设置建议‍




结语:我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非处方药市场,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并且由于国内消费者人口规模庞大,健康用药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因此建议非处方药品类根据市场阶段性发展特征进行相应的调整扩增,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国内制药企业开展相应的创新研发,在促进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发展的同时为国民健康提供更大保障。


作者:纪珍强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副会长,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声明】尊重版权,转发请注明作者、来源,并写明转载于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公众号:CNMA_ORG


分享到: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2层214室(100080) 电话(总机):010-82050626   传真:010-82059450

电子邮箱:csmi@selfmed.cn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黑窑厂西里10号楼西侧四层(100052)  电话:010-63522554  传真:010-63511170

电子邮箱:cnma66@126.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京ICP备05067604号-1 主办单位: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5067604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