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OTC行业在挑战与机遇中持续成长。回首过去,我们见证了行业的蓬勃发展与不凡成就。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持续创新与稳健前行将引领行业走向更高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我们深入挖掘“2023年度OTC行业事件”,洞察行业脉搏,共谋发展新篇。我们致力于营造健康有序的法规和市场环境,推动OTC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也期望社会各界更加关注OTC行业,携手守护公众健康,共创美好未来。
(本汇编由企业供稿,在此特别感谢!)
2023年,OTC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药习惯,也重塑了OTC市场的竞争格局。从线上渠道的拓展到智能化生产流程的应用,从大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到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创新,数字化转型正引领OTC行业迈向更高效、便捷、个性化的新时代。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行业效率,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健康体验。

█ 新赛道新起点—数智化助力清宫寿桃丸喜迎新征程
老龄化社会前提下,清宫寿桃丸突破补肾补虚的传统赛道,使独具魅力与御药传承的OTC乙类产品清宫寿桃丸踏上新征程。结合清宫寿桃丸对AD早期轻度认知损害有防治效果这一最新临床研究结果,2023年在集团公司的主导下,成立了多部门组成的失智早筛专题项目组,专为精品国药-清宫寿桃丸设计C端用户触达数字化平台,一款名为“AD早知道”的微信小程序就此诞生,可帮助用户快捷自助筛查AD和肾虚症状,并给予用户产品建议与信息,在服务大众需求基础上,为助力产品在OTC市场推广提供数智化赋能。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生活质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清宫寿桃丸OTC乙类的属性,为中老年人群带来更加安全可靠的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的希望和价值,契合了当今社会和市场需求。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此种价值并不是清宫寿桃丸独具的价值,补肾补虚这条赛道上高手如云。最新一项临床研究为产品独辟蹊奠定了基础,那就是清宫寿桃丸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轻度认知损害有防治效果,并且入选《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获得权威专家的推荐。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也叫老年痴呆症,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没有有效治疗药物。目前国家对于此种疾病的防治重点在于早期筛查和干预,来降低重症发病率。因为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早期也就是轻度认知障碍阶段不易察觉,往往会失去宝贵的唯一的黄金治疗窗口,如果能有早期筛查工具,让中老年人等疾病高危群体及早发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势必会对阻止疾病深入发展起到及时预警的作用、同时也契合产品AD前驱期治疗属性、为清宫寿桃丸及时介入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2023年在集团公司的主导下,成立了由数据与IT部、医学支持部以及市场部组成的失智早筛专题项目组,专为精品国药-清宫寿桃丸设计的C端用户触达数字化平台:“AD早知道”正式上线运营,依托国际权威医学量表及数字化技术,可帮助用户快捷自助筛查AD和肾虚症状,并给予用户产品建议与信息。用户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登录或者微信小程序搜索“AD早知道”登录进行无偿早筛检测并获取检测报告,无需提供敏感信息,便捷安全。在为广大用户服务中,平台能够沉淀AD和肾虚等慢病用户,实现慢病会员闭环管理重要的第一步。2、智能报告分析-根据用户测量结果快速出具个性化测量报告4、应用场景多元性:提供互联网测量工具,支持各种生活场景的自我筛查和协助筛查2、宣传:结合互联网形式宣传失智早期预防的重要性,提升公众对疾病的认知4、助力公益:提供智能化的测量工具,扩大筛查范围,让更多公众提前发现隐匿疾病,促进有效预防
2024年平台将进一步扩展其功能边界,与药盒扫码、互联网医院和电商平台实现深度对接,构建起达仁堂大健康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为OTC产品线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智化助力、打造更广阔的舞台。

█ 服务国家战略聚焦数字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药材”)成立于1955年,是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历经近七十年的潜心耕耘,已发展成为一家经营门类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品制造和分销的大型中药企业。近年来,上药药材高度响应“健康中国”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设并紧扣核心任务,紧紧抓住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服务百姓健康为中心,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探寻“中药质量监管”的新路径,通过数字新技术加快推动中药饮片率先实现跨医疗、中药材行业数据存证、确权和溯源体系建设,赋能企业在大健康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上药药材坚持以“大基地、大品种、大品牌、大健康”为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全程追溯、定点采购、专业生产、集中检测、统一销售的企业战略布局,围绕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质量可控、责任可究,积极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性的上药药材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追溯管理平台)。溯源管理平台应用了“5G+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数字化技术,充分评估上药药材系统内中药饮片(含代煎配送)从种植生产、饮片加工、饮片代煎配送、饮片经营、医院使用等不同环节角色的需求,解决数据分布式采集、集中式管控环节之间数据串接的技术问题,解决了平台的开放性、协作性、安全性问题,实现不同系统的顺利对接,实现统一的信息数据汇总。在追溯管理平台建设中,上药药材根据行业共性及所属企业的业务特点,不断总结实施经验,协同开发出在种植端、生产加工端和流通端上报的上中下游追溯数据进行匹配、校验和预警的功能模块,以此形成上海市中药行业自律的准绳,构建了上海市中药溯源饮片市场的标准。上药药材已围绕41个重点品种构建起以新版GAP为标准、多元化模式、“六统一”为核心、科技赋能规范生产为特色的127个中药材溯源基地,拥有稳定、优质的原料供应体系。通过溯源管理平台,上药药材在溯源终端把生长环境数据通过5G传输至云端,通过溯源使标准化精准落地,促进质量明显提升,实现了“从田头到口头”的数字化场景展示,做到中药材、中药饮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溯源信息化管理。2022年8月,上海市多部委联合开展了中药饮片质量全流程追溯试点工作,上药药材成为全市第一家与上海市溯源大数据平台实时对接的溯源试点企业,实现上药药材中药饮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追溯,至2023年底已累计上传数据46万余条。2023年,上药药材《中药全产业链追溯平台数字化转型》与《中药饮片代煎服务管理平台数字化转型》案例,荣获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高峰论坛的优秀应用场景奖;上药药材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5G+区块链技术的中药饮片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荣获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5G+医疗健康专题赛一等奖。█ 聚焦药学服务,杏林药安践行院外市场OTC大健康服务
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分为院内医药市场与院外医药市场。其中院外医药市场特点是相对较为分散,其终端包括药店与基层医疗机构。这当中,中小型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及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使得院外医药市场更具广泛性与分散性,同时其市场透明与需求多样的特点使得该市场竞争更激烈,资金流转更快,运作模式更加市场化。“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保健养生到药店”的消费行为习惯会逐步形成。中国OTC行业的销售额年均增长15%-20%,近20年增长了11倍多。行业红利持续上升,在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带来旺盛市场需求从而医疗机构用药和OTC准入政策监管趋严,OTC大品牌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意愿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更加关注个人的健康状态,注重养生保健。对于大健康产品的需求,终端服务个性化的需求,保健品类多样化的需求急剧增加,也间接促成药学服务的改变。杏林药安药学服务品牌由此应运而生,成为杏林康云即杏林学堂学习地图、员工带教等服务后,推出了又一个战略级产品和服务,助力连锁构建新零售终端的专业用药指导平台,聚焦患者/客户的真实购药场景,为零售药房提供药学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品牌做好安全用药价值传递,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合理科学合理用药服务。
经过7年的实践、打磨和技术迭代,2023年成为杏林药安2.0版本进入市场的元年(2015年1.0版本进入市场),利用AI数据技术与工具软件的交互特性相结合,推出针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单产品以及专为连锁药店店员打造的联合用药工具。自建药学服务知识库,有效帮助提升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服务能力。杏林药安从品牌出发,聚焦药店实际服务场景,在售前,售中,售后全面发力,覆盖患者/顾客整个用药周期,从患者用药咨询、问症选药、疑难问题解答、为患者建立用药信息档案;到售中进行联合用药推荐、风险评估、安全用药指导;再到售后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用药依从性,居家药事管理与药物不良反应等全方面个性化为零售终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选择,从而达到优化治疗效果,减少用药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治疗连续性,帮助企业由弱关系向强关联转变,打通销售与患者服务关键链条。2023年下半年,多家上市连锁、百强连锁、区域龙头连锁采购了杏林药安药学服务,短短二个月,就累计为患者/顾客推送用药指导单次数高达500w+次,以一家上市企业为例,合作时间近一个月,200余家门店,仅用药指导单服务的推送人次就超过了20w+次。药店通过杏林药安系统,匹配自己门店的药品,定义级别,店员输入疾病,选择服药人群和用药方案后,系统通过AI算法,快速输出专业的关联方案组合。包括中药方案和西药方案、用药指导和用药说明、药品与非药品的组合、药品卖点说明,系统检索特殊人群与禁忌、提示药品相互作用等关键信息。解决店员在销售中,专业不够,关联不到位,疗程推荐不到位,组合销售安全风险,药学服务难做的问题。以销售为导向,店员销售过程的关联自动分析、重点商品达标情况自动统计、重点商品学练任务自动分配,改善传统门店一单一品,一品一盒的销售薄弱情况,顾客体验到专业的销售服务后,也会更容易接受其他商品的推荐。从而提升产品关联率,提高了门店销售额。店员将系统生成的个性化用药指导单发送给患者,使患者能够更加便捷地知晓所用药品的相关信息,如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详细说明书,饮食注意事项,以及系统梳理好的用药时间轴,方便厘清各种药品的用药时间。另外还可以设置用药提醒,避免漏服或错服,以及复诊提醒、优惠券等功能。对于视力不好的老人还可以开启关怀版。
2023年帮助500w+家庭实现了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切实做到让患者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路,提高服务效率及客户获得感及满意度,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扩大药学服务范围,让药学服务近在咫尺。
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入推进,处方药外流、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双通道”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零售医药行业面临着更加艰难巨大的挑战。除原本OTC相关业务的监管力度加强,顾客端越来越个性化,体验性需求愈加明显。对于服务的相关人员专业,技能等药学服务相关需求愈加强烈。国内市场正在加速重塑,竞争愈趋激烈,院外终端的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专业的药学服务也需进一步提升。
2023年,杏林药安多次受邀出席行业活动,助力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屡受来自行业内不少企业、大咖的关注。
数字化药学服务可以帮助药企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线下药师、线上系统,对患者个人的用药全周期进行服务,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档案、药师咨询、回访关怀、科普教育等,构建一套完整的患者用药粘性服务及营销模式。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更精准的内容投放推送,提升营销效果。目前,杏林药安自建医药关联知识数据库,包括6万+常用药,涵盖处方药和OTC药品;20万条对症用药指导单;1400+常见病症知识库;十大慢病患教科普知识库;多维度标签管理,涉及药物、人群、疾病、药理等;4万+药物相互关系、350+常见疾病、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常见慢病回访知识库等适合零售药房的丰富内容数据。
杏林药安认为,中国的医药市场未来是属于院外市场的,院外市场的决胜之局在于服务,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用药服务,更加人性化的药学服务体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医药流通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数字化医药交易打破了地域疆界的限制,提高了医药供应链的效率。相较于格局较为集中、高度监管的院内体系而言,院外终端所在的市场环境相对灵活,使前驱性的科技和商业模式得以更好地应用,且相对分散、体量较小的院外终端也亟待科技赋能带来的效率提升。杏林药安会聚焦关注OTC大健康产业,不断创新,赋能零售终端OTC大健康闭环完善。█ “建链者”云南白药
2001年-建立第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武定基地2005年-武定基地首批“圈养”的重楼种子被采收随着用量增加,重楼野生资源面临枯竭2010年-重楼种子育苗成苗率由不足10%提升到50%左右,市场种苗供应量超1亿株,规模化种植重楼的种苗瓶颈得到彻底解决2015年-滇重楼全省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增长30倍2019年-推出“滇重楼同心计划”,重楼原料转变为“闭环式”基地直供,实现种源相对统一2021年-太安公司重楼产地加工平台通过云南省药监局现场验收,成为云南省首批(滇重楼)趁鲜加工企业,实现重楼药材加工的产业升级从“链”上发力,把单个中药材品种“蝶变”为一个产业,全产业链打造云南道地品牌中药材——“建链者”云南白药121岁的云南白药又一次踏着数字时代的鼓点,脚步铿锵。当天,一个利用数字智能化融合一二三产相关要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可为不同客户定制专属中药材原料,拥有国内一流趁鲜加工设备、年加工中药材鲜品上万吨的云南白药集团“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正式对外亮相。这是云南白药集团继2020年在文山投产“云南白药数字三七产业平台”之后,时隔3年再一次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中药资源板块业务的一大举措,不仅标志着该集团相继完成了滇东南、滇西北的中药资源布局,还意味着以上述两个平台为基础,共同构建云南白药“云药创新产业联盟”的构想即将实现。从三七到重楼,从红花到茯苓,再到当归、草乌、砂仁等近20个中药材品种,云南白药集团从“链”上发力,把单个中药材品种“蝶变”为一个产业,全产业链打造云南道地品牌中药材,让云南中药材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全产业链赋能“云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创新,拥抱变革。追求长期主义的“百年老字号”云南白药,正如一个奔跑在创新之路上的“孤勇者”,以“建链者”的作为打破“资源诅咒”。2001年,云南白药集团建立了第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武定基地,开启了重楼野生变家种的漫漫征途。经过20年的长期坚守、精耕细作,实现了野生重楼的人工驯化和产业化种植。从20年前第一粒重楼种子的采收,到2022年打造“千草堂”品牌,再到“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投产,正是云南白药人的勇毅前行、持续耕耘,才迎来了今天的枝繁叶茂。然而,重楼的全产业链打造得益于三七“样板”全产业链的成功构建。2020年建成的“云南白药数字三七产业平台”,集三七研发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质量追溯、销售及服务于一体,该平台就是用数字化追溯来重构产业链,实现了全产业链路、全周期的数字化搭建。从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绿色有机基地建设,到加工质量提升、“云药”品牌打造,再到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云南白药集团从一个个中药材品种入手,全产业链数智赋能构筑中药材生态圈。从“数字化三七”到“数字化重楼”,未来,越来越多的云南道地药材或将陆续被串进“数字化”链条,而这些链条,将以补链延链强链的姿态,撑起云南中药材资源的竞争力、品牌力,进而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为扩大产业链覆盖面,云南白药集团依托“文山数字三七产业平台”,布局“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打造“千草堂”品牌中药材,打通了中药材从“种源、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构建长期稳定、优质可溯的三七、重楼、红花、茯苓等云南道地原料药材供应链体系。2023年3月,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当归、木香、茯苓、续断、龙胆纳入趁鲜加工品种目录。截至目前,云南省共发布3批17个趁鲜加工品种,云南白药作为主要参与者,承担了其中15个品种的标准研究制定,有效推进了我省中药材趁鲜加工品种的覆盖面。中药资源业务板块是云南白药集团生产经营核心底座之一,在确保集团中药原料优质、高效、低成本供应的同时,云南白药集团打造了包括三七系列、品牌药材、天然植物提取物等B端产品,以及包括中药饮片、保健食品族群的C端产品,持续推进中药资源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建设、平台化运营,为客户提供具有成本优势、优质可溯、质量均一的中药原料,并针对客户需求,“一企一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造品牌药材。目前,已有三七、重楼、红花等10个中药材品种被纳入云南白药集团的“品牌中药材工程”,通过实行“链长制”,让每一个品种都有一个产业链“链长”来进行全产业链的打造。其中,红花已实现了上亿元的销售。未来,把创新当成力量之源和发展之基的云南白药,正在中药资源产业的版图上“建链”前行,用创新之力叫响“云药”道地品牌。█ 佐力药业-心身e测——情绪&睡眠领域的医患一体化数字平台
疫情三年,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但是传统的医疗体系内,很难快速识别具有这些情绪&睡眠问题的患者,多凭借医生的经验。佐力药业在2022年世界睡眠日推出“心身e测”量表系统。通过这个系统,链接了药企、医生、患者,通过国际通用量表的电子化,帮助医生科学又精准地筛查出有情绪&睡眠问题的患者,从而及时进行医学干预,以及相关产品介绍。心身e测-情绪&睡眠领域的数字化精准营销项目由3个小程序+1个后台组合而成。2023年度,佐力药业通过心身e测拓展了与核心连锁药店的私域链接,整个2023年度心身e测超过12.7万人使用。科技赋能药业: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医生更有效地筛查患有情绪&睡眠问题的患者,实现用药增量。加深业态内连接:在医院端通过量表加深医生跟患者的连接,帮助患者源缺少的医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连锁端,通过量表深入连锁私域,筛查患者提升连锁的药品销量;在电商端,通过量表承载不是直接购买的公域流量,加深药业与C端用户的直接连接。促进心理健康:筛查出需要干预的人群,搭建专注情绪&睡眠领域的服务平台,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平台的功能,实现提高需要干预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2030:健康中国2030呼吁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电子量表将专业心身量表免费面向公众,并匹配合适的干预策略,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 云南白药引领中医药企业数字化变革
云南白药作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老字号品牌,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致力于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从顶层设计层面启动全面的数字化变革,延伸至各产业板块、研发模块和职能部门,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云南白药以三七等中药材为核心资源,建立数字三七产业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搭建。数字三七产业平台覆盖良种选育、科研种植、生产、第三方检测、现代仓储、精确配送、数字交流洽谈、电子交易服务各环节,形成完整、可溯源的产业闭环回路,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全产业链数字平台聚合优势资源,通过三七产业链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云南其他中药材的开发利用上,带动更多中药材开发利用,实现滚动发展。让白药在中药材领域根扎得更深更牢。同时,云南白药还构建了数字员工应用平台,运用AI、大模型等技术打造数字员工,改变了生产力和协同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数字员工可应用于办公、营销、管理等各个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外,云南白药牙膏工厂基于5G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全自动化工业生产,无需人工干预。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在罐装、扣盖、包装、封箱、运输等工序中展现出高效率与高精度。通过应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与智能技术,工厂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控与分析,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与生产效率的稳定性。云南白药与合作伙伴积极探索5G技术与中医药产业的融合,实现5G无人叉车、5GAGV、5G扫码枪等创新应用,为医药制造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智能改造。这些举措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树立了中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1.构建数字中药产业平台,全产业链数字平台聚合优势资源云南白药建立的“数字三七平台”,通过数字化追溯重构产业链,实现了全产业链路、全周期的数字化搭建。如今,三七全产业链2.0平台已经成为“三七问题”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行业领跑者。云南白药将打造一个更大范围的综合性平台,将云南的中药材资源,特别是核心资源,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实现抱团发展。

在数字化的不同阶段,云南白药持续用先进的科技、理念、工具和流程、人才推动集团数字化建设。2023年10月7日,云南白药第一位数字员工-白小柒正式亮相。运用目前主流大模型技术,通过自然对话,实现对各类业务数据及文档的精准总结和深度解读。自2020年起,云南白药与云南移动、华为等合作伙伴携手,积极探索5G技术与中医药产业的融合,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新兴技术与传统中医药产业结合的巨大潜力,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典范。同时,积极探索AI药物研发和大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以科技力量驱动企业数字化、数智化转型。这一战略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为中华医药的全球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云南白药将继续深化与各领域的合作,引领中医药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