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门诊保障从基于病种转向基于费用 更加公平合理

近年来,随着医药技术快速进步、人口老龄化加速,参保人门诊费用有所增加。此前,医保部门也制定了多项政策缓解门诊增加的负担。而此次门诊共济改革,将推动门诊保障从基于病种转向基于费用,更加公平合理。
  据统计,2011年到2021年,全国次均门诊费用从180元上涨到329元,涨幅约83%;全国人均就诊次数从4.7次提高到6.0次,增幅约28%。
  为了弥补门诊保障能力的不足,医保设立了门诊慢特病的特殊报销政策来减轻高血压、糖尿病、透析、门诊放化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等,治疗周期长、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门诊慢性疾病和特殊疾病。患者可以享受等同于住院报销的保障水平,由统筹基金予以支付,有效减轻了一部分患者的门诊用药负担。尽管这些年各地认定的门诊慢特病病种不断地扩大,但是仍无法覆盖所有门诊负担较大的病种。有些患者虽然同样费用负担较重,却无法得到报销。
  随着职工普通门诊统筹的建立以及支付限额的逐步提高,门诊慢特病中一些病种将逐步被门诊统筹所涵盖,普通门诊统筹保障也将能够更为全面地减轻就医负担,实现由病种保障向费用保障模式转变。

来源:医药网|央视网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外大街8号院1号楼哈德门中心东座7层701室(100062)

电话(总机):010-82050626   传真:010-82059450

电子邮箱:cnma@cnma.org.cn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黑窑厂西里10号楼西侧四层(100052)  电话:010-63522554  传真:010-63511170

电子邮箱:cnma66@126.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京ICP备05067604号-1 主办单位: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5067604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